洛克菲勒家族不仅是历史上首个亿万富翁行列的家族,同时也是广为人知的慈善世家。这个家族拥有规模庞大的艺术收藏品类,其价值高达数万亿。为了传承家族的财富、艺术品瑰宝以及洛克菲勒家族的精神与文化,他们采取了多种策略,包括设立家族信托、运营家族办公室、建立私人美术馆,德信体育入口并积极投身于艺术慈善事业,实现了全方位的结合运作。在他们的精心策划与管理下,艺术品已经成为洛克菲勒家族庞大财富体系中不可或缺且极具价值的组成部分。
洛克菲勒家族是曾经的世界首富家族,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顶级收藏世家。据相关统计,该家族历经六代,共累积收藏了高达17万件的艺术珍品,涵盖油画、瓷器、家具等多种古董类别,其收藏规模巨大,价值高昂。这一切的辉煌起源,均可追溯至该家族的奠基者—―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1921年协和医院董事成员留影,前排手持礼帽为小洛克菲勒(图片来源网络)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美国以及全球历史上第一个超过10亿美元的亿万富翁,1870年,洛克菲勒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这一创举标志着他商业帝国的开始。在他的领导下,标准石油公司迅速崛起,并在其鼎盛时期掌握了美国90%的石油市场。洛克菲勒的影响力并不仅仅局限于商业领域,他还是一位慈善家,对教育、医疗、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都进行了大量的捐赠和支持。
洛克菲勒二世在妻子艾比的影响下,成为了一位卓越的艺术收藏家和赞助者。艾比的父亲热衷旅游,对艺术品有自己独特的品味。受父亲影响,艾比对艺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正是这样一位独具慧眼的女性,创建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在博物馆中担任要职,为洛克菲勒家族艺术收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洛克菲勒三世一生都在从事公益慈善业务,并在该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学毕业之际,他踏上了前往中国、日本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旅程,这次旅行让他首次深刻理解了家中那些艺术品所承载的意义。洛克菲勒三世在艺术领域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于1956年创立了亚洲协会。他建立的初衷是想探索亚洲的文化与艺术,购买艺术品,将其纳入到自己的收藏体系,与艺术品进行审美交流。他没有变卖艺术品获得经济收益,而是致力于建立一个可以改变社会文化和理念的艺术机构。洛克菲勒三世想要把它发展成一个兼具教育功能与公共性的博物馆,希望人们通过亚洲协会这一平台来了解亚洲艺术和文化,加强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
由于洛克菲勒三世创建的亚洲协会拥有非常复杂的艺术收藏,自1963年起,洛克菲勒三世聘请了一位杰出的艺术史家来担任自己的艺术顾问—―李雪曼。李雪曼之前是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的馆长,是非常资深的中国艺术专家。自1963年至1978年,李雪曼帮助洛克菲勒三世及其妻子组建了美国最著名的亚洲艺术私人收藏,其中还有最为人称道的中国艺术品收藏。
19世纪末,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新科技和新思想也随之传入中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作为当时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决定向中国投入巨资兴办教育,其中包括医学。洛克菲勒基金会成员到中国考察,遍访中国十几个城市的学校和医院,最终决定在中国的文化之都北京,创办一所集教学、临床、科研于一体的高标准医学院。1915年6月,基金会用20万美元,购买下一所教会医学院并将新的医学院定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
戴维·洛克菲勒,作为洛克菲勒二世的小儿子,不仅是金融业精英,更是艺术品收藏大师。他拥有庞大的私人收藏,开创了银行的艺术品收藏传统。他还是纽约艺术博物馆的名誉主席,该馆中塞尚、高更、马蒂斯以及毕加索的许多作品都来自他的捐赠。
洛克菲勒家族,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通过石油产业发家致富,多元化扩张产业领域。他们注重家族传承与教育,通过慈善事业和社会活动对美国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收藏品不仅彰显了家族的艺术品味和审美眼光,更为世界艺术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洛克菲勒家族从很早之前就开始收藏各种艺术品,至今已拥有17万件藏品,涵盖了绘画、雕塑、装饰艺术等多个领域。
洛克菲勒家族成员中有多位艺术收藏家,家族的收藏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遍及全球。洛克菲勒家族的收藏包括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梵高的《星空》、莫奈的《睡莲》、马蒂斯的《舞》等。纳尔逊·洛克菲勒作为洛克菲勒家族中的代表性人物,他倾心于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地的传统艺术,自1930年代起正式开启了近半个世纪的艺术收藏之旅。
纳尔逊早期开始收藏大洋洲艺术,并逐渐建立起了一套庞大且独树一帜的收藏体系。他与奥地利裔策展人勒内·德·哈农库同投身于一项前人未曾实践的艺术设想,并于几年后创办了原始艺术博物馆。1969年,纳尔逊将原始艺术博物馆超过3500件的艺术馆藏、员工和图书馆全权移交至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标志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洋洲艺术收藏的正式建立。洛克菲勒家族收藏的大洋洲艺术品中,包括来自大洋洲各岛屿的大型雕塑、仪式面具和特色服饰等。其中,新几内亚岛阿斯马特地区收集的祖先柱尤为珍贵,这些柱子成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洋洲艺术收藏的重中之重。
洛克菲勒家族在收藏大洋洲艺术时,强调其美学价值高于一切,希望这些“原始艺术”不仅作为历史文物,而是与所有美术馆和画廊中展示的作品一样,被当作艺术来欣赏。这一理念也指导了原始艺术博物馆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收藏实践。
大都会博物馆作为一个展示艺术品的场所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为艺术品的传播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将洛克菲勒藏品放到大都会博物馆,进一步扩大了这些艺术品的影响力,让更多人欣赏它们的魅力。
洛克菲勒家族对中国艺术品的收藏,历史悠久且丰富多样,从二世开始,洛克菲勒家族就对中国艺术品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世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收藏体系。其种类丰富,包括宋代青花瓷、明代景德镇瓷、清代官窑瓷等,如清代康熙年间的五彩海礁瑞兽纹大长颈瓶,明宣德时期的青花游龙纹大扁壶,清代雍正时期的粉彩折枝花果纹梅瓶。
1884年,为了装修新家,洛克菲勒二世购买了很多的中国瓷器和花瓶,并参观了收藏家的瓷器收藏,激发了他对亚洲艺术的好奇与热爱。据统计,洛克菲勒二世收藏的中国瓷器数量超过400件,花费了超过1000万美元,他还曾为购买世界闻名的收藏家摩根的高端瓷器,向他的父亲洛克菲勒一世借贷200万美元。起初,洛克菲勒一世冷淡地拒绝了他。在后来的信件中,他言辞恳切地说:“我从未在马匹、游艇、汽车或其他愚蠢的奢侈品上浪费过钱财,我唯一的嗜好就是那些瓷器—―那是我唯一不在乎花钱的东西。我发现研究瓷器是极好的娱乐和消遣,我已经对它们爱不释手。那是一个代价极高的嗜好,但它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洛克菲勒二世的妻子艾比也热衷于亚洲艺术,尤其是亚洲佛教艺术及其相关的艺术品。她有一间房子专门摆放关于佛教艺术相关的艺术品,里面装满了佛像、菩萨像。为了衬托氛围,房间内常年焚香,被她的孩子们称为“佛教屋”。艾比曾深受一件中国唐代破损不全的汉白玉立姿菩萨身躯吸引,这尊出自河北定州灵岩寺的雕塑,通高 180.3cm,呈S形,与希腊古典时期的雕塑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雕塑的双手残缺不全,却有一种古典、独特的美感。她一直想方设法说服其丈夫购入这尊残缺的雕塑。丈夫洛克菲勒二世由于并未购买过残缺的艺术品,因此对该尊雕塑的收藏价值持保留态度,但最终还是拗不过妻子的坚持,花重金购入了这尊雕塑。事实证明艾比的选择是正确的,雕塑一经展出,即得到了艺术界的瞩目,甚至被誉为“东方断臂维纳斯”,它也成为洛克菲勒家族最受人瞩目的亚洲艺术收藏品。
洛克菲勒家族还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名家字画,如宋代文人画、元代花鸟画等,以及众多古代书籍和文献,涉及哲学、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洛克菲勒家族在收藏中国艺术品时,注重对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深入研究与理解。他们不仅收藏艺术品,还通过捐赠、展览等方式推动中美文化交流。这些藏品不仅展示了中国艺术的瑰宝,也为西方学者提供了研究中国艺术的宝贵资料。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29年,简称MOMA,是世界上最早致力于现代艺术展览、收藏与公共教育实践的博物馆,涉及了建筑、摄影、设计、电影等现代艺术领域。博物馆在其创立之初时,美国艺术界对现代艺术还未有重视,主流艺术倾向仍然为现实主义,其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也被认为是第一座真正现代风格的博物馆。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创始人是三位女士,分别是艾比·阿尔德里希·洛克菲勒、玛丽·奎因·沙利文和莉莉·布里斯。她们大胆地构想并建立了这所面向公众的当代艺术机构。
艾比是前文中提到的洛克菲勒二世的妻子,也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主发起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正是建在洛克菲勒二世购买的房产之上。玛丽年轻时在纽约普拉特艺术学院学习艺术,20世纪初成为教师。她主导建立了博物馆的教育系统以及内部运营与发展。莉莉·布里斯是纽约具有代表性的现代艺术品收藏家之一,还是国际现代艺术展览会的推广者和赞助人。莉莉·布里斯的个人收藏价值颇高,极具影响力。在博物馆成立两年后,莉莉去世,她将自己的150件藏品低价卖给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这些作品包括塞尚、马蒂斯、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这批作品成为博物馆第一批最为重要的藏品,一举奠定了MOMA在现代艺术领域的地位。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左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主要赞助人是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员尼尔森·洛克菲勒,他曾亲切地称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妈妈的博物馆”。尽管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在藏品总量上无法媲美大都会博物馆,但在现代艺术作品的收藏领域,其卓越程度却是其他任何博物馆或美术馆都难以企及的。据统计,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目前已拥有馆藏个人作品超过15万件,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有塞尚的《浴女》、马蒂斯的《舞》、蒙德里安的《百老汇》、梵高的《星空》、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达利的《记忆的永恒》、莫奈的《睡莲》系列等。除此之外,博物馆中的美国现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享誉全球。如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杰克森·波洛克的《薰衣草》、爱德华·霍普和他的那些冷漠抽离的现代画作。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也是首个将电影纳入博物馆收藏的机构,博物馆里囊括了新闻影片和电视影片,后来又随着时代的发展将电影进行收藏,此种创举促使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成为美国影片收藏与展览的重地。
随着艺术的不断更新,藏品数量呈现永久增长的状态,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董事长纳尔逊·洛克菲勒发起了博物馆的扩建计划,最终于1964年开启了新馆,永久展示空间为30,000ft²,定期展示空间达到10,500ft²。现代艺术博物馆从此从一个安静的艺术场馆升级为美国文化生活的中心。
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员收藏艺术品的初衷很单纯,主要源自于对艺术品的深切热爱与欣赏,即所谓的无功利性,重视艺术品带来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符号,而不是将艺术品当作投资的工具进行收藏。
洛克菲勒家族的收藏历史已经传承了多代,在艺术收藏与家族财富及文化的传承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成就与深远的影响。正如美第奇家族一样,在艺术收藏和家族财富传承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成就,通过收藏艺术品来展示自己的品味。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显赫家族,在艺术收藏和家族财富传承方面的卓越成就,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借鉴。
[1] [美]荣·切尔诺著,王恩冕译,洛克菲勒传:全球首富的创富秘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03).
[2] 源源.富豪洛克菲勒曾说:我唯一的嗜好就是那些中国瓷器[J].人生与伴侣(月末版)2017,000(005).
[3] 刘周岩.洛克菲勒家族的艺术收藏[J].三联生活周刊,2017(14).
[4] 杨雨蒙.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与美国当代艺术的经典化研究[D].西南大学.2020.
[5] 阿颀.从塞尚到波洛克——纽约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绘画名作在上海展出[J].今日上海,2006(6).
[6] 曾芳芳.洛克菲勒家族艺术品财富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