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德信体育下载长春儿童公园:一座公园半部长春近代史

2025-03-01 16:18:2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哪吒之魔童闹海》刷新了电影票房的一连串纪录之后,和小哪吒“合影”已经成为朋友圈中的一种热潮。‍‍

  在长春的一所公园里,就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哪吒闹海”画壁。而这座公园值得细说的景致和故事,还有许多许多。

  它位于城市中心,占地面积17.69公顷,是集休闲娱乐、花卉展览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你可能想不到,这座名为“儿童公园”的公园,不仅承载着诸多孩子的童真岁月,也收藏着这座城市的诸多历史记忆……

  在百年之前,长春的市中心曾流淌着一条叫做“黄瓜沟”的小河,沿着这条河流一座座公园开始规划、修建,河流的北支流建起了“白山公园”(今杏花村公园),河流的南支流则建起了“牡丹公园”(今牡丹园)。而两条河流的交汇之处,则建起了今天的儿童公园。

  这座美丽的公园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历时五年方才全面建成。根据《长春市志》记载,公园建设以园林为主,拦截流经公园内的黄瓜沟筑成3.68公顷的人工湖。

  它,最初的名字叫做“大同公园”。“大同”是溥仪担任伪满洲国“执政”时使用的第一个年号。当时的公园比现在的面积大得多,占地面积足有39万平方米。北至今天的咸阳路,南至今天的解放大路,都在公园的范围之内。

  园内最为著名的景致无疑是各个季节的花展,尤其以君子兰展最为著名。除此之外,这里还建有空中转亭、休息廊、游船、假山,成为当时长春城内最为著名的景致之一。

  作为当时城市的中心公园,“大同公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一处供人们休憩的所在,更是开展各类集会、运动的政治舞台。

  曾经历过那段岁月的老人回忆,“每年3月1日,伪满洲国成立的日子,学生们都在大同公园举行仪式,唱‘国歌’、听‘国务总理’训话,春寒料峭,天气寒冷,学生站一会儿便匆匆散去。”

  1938年,能够容纳万人的“露天音乐堂”以及长春第一座游泳池,先后在公园落成。露天音乐堂位于公园西南,是一座下沉式的广场。台下有3000个观众坐席,加上舞台四周的草坪能够容纳1.5万人。伪满时期,很多重要的活动都在此进行。

  同一年,长春市第一座公共游泳池也出现在这座公园之中。游泳池长50米、宽25米,分为深浅两个水池,是当时伪满最大的露天游泳场所。游泳池旁还建有十米高的跳台。

  在这座公园中还曾展示过一件著名的雕塑。1942年,为庆祝伪满洲国成立十周年,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把罗马城市的象征——牝狼铜制雕像,作为“国礼”送到了长春,摆放在这座公园的西北。这座雕像通长1.3米、高约0.75米,母狼双耳直立,嘴巴微张,‍‍狼身下面还有两个吃奶的男孩。传说中,罗马城的祖先罗慕路斯和勒慕斯,曾被母狼抚养长大。母狼育婴的形象也成为了罗马城的城徽。

  据溥仪的侍从、曾侍奉其长达33的李国雄回忆,“有一天,溥仪心血来潮说要出宫转转,遂命祁继忠备车携婉容和二格格、三格格去逛大同公园,奏事官吴天培也跟着去了。不料,像安装了特制机关,这边刚到公园,那边日本宪兵、警察、特务一起出动,成群结队的汽车一批批从四面八方向公园包抄过来……溥仪感到势头不对,无心贪恋公园景色急令司机返程。此事并没有就此完结,又从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方面传过话来,说‘执政’的安全要紧,不能想上哪儿就上哪儿,反正不许溥仪随便行动就是了。”

  作为日本侵略者的傀儡,溥仪始终希望能够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护军,来到长春后,他曾自己掏钱,派遣他信得过的“宗室”熙洽从原东北军和百姓中招募了300多人的警备队。1937年6月28日,20多名护军结伴到大同公园游玩,因租借游船问题与日本宪兵产生了冲突,精通武术的护军打倒了日本宪兵、踢死了宪兵的军犬,日本宪兵扩大事端,强行在伪满皇宫中抓走了涉事护军施以酷刑,经过溥仪说情,被抓的护军才被放出来,但经过此事后,溥仪费尽心机培植的护军,也逐渐被裁撤、消解。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也随之土崩瓦解。接收这座公园之后,将其命名为“中正公园”。

  在反动派悍然挑起全面内战后,妄图将长春化为一座“堡垒”,在把市中心的建筑物构筑成防御工事的同时,这座公园的周边也被拉上了铁丝网、布置了地雷,昔日美丽的公园日渐荒废。

  长春解放之后,回到人民手中的这座公园被命名为“人民公园”。全市青年工人、学生积极响应号召,德信体育登录参加义务劳动,对城市的几座公园进行了恢复,这座阅尽沧桑的公园终于恢复了昔日的美丽。

  1950年,昔日的露天音乐堂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翻修,使用原伪满“新京”赛马场的座位对音乐堂中的座位进行了补充,完成翻修的音乐堂成为当时长春市举办各类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

  1955年8月,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周信芳曾在这里进行演出。根据回忆,剧场连演连满,为满足广大观众要求在长春人民公园加演一场。长春正逢连日暴雨之后,公园里到处积水,观众站在水塘中,挤得里三层外三层,连大树、假山上都站满了观众。

  1966年3月15日,战士刘英俊勇拦惊马救下6名儿童后壮烈牺牲,长春各界曾在这座公园举行万人集会悼念英雄。

  1955年,公园里建成了一座780平方米的展览温室,并在这里举办了新中国成立之后长春第一次“百花展”。自此起,每年的重大节日公园都会举办各类画展,并逐渐成为长春市内花卉展览活动的重要场所。

  1964年,公园对原有的木结构桥梁进行了拆除,建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海燕桥”与“星海桥”……

  在海燕桥南侧,还竖立着一块“赖宁碑”。1988年3月13日,15岁的少年赖宁为扑灭山火,在烈焰中遇难。1990年,为了纪念这位少年,“赖宁碑”在公园中落成,在石碑背面还刻有钱伟长的题字: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向赖宁学习。

  此外,公园里还建起了大大小小的滑梯。这片乐园,也承载了许多孩子们的宝贵记忆。

  作家曾红雨回忆,“旷野南侧,孤零零立着一个大象滑梯和一个弯道滑梯,大象怎么也得有三四米高,水泥雕成的灰色象身,尾巴是台阶,长鼻子做滑梯,象身被孩子们摩擦得又光又亮,滑下来风驰电掣般,弯道滑梯是用窄竹板打磨而成,包浆般黝黑发亮,它是一条近乎七十度角的长长弯道,后来失于维护,比较阻涩,经常是滑到中间就卡住了,这些滑梯,伴随我们度过了童年。”

  例如,公园的名字曾一度改为“红领巾公园”,又在1981年被改成今天的“儿童公园”。

  几十年间,公园的范围也缩小了许多。伴随着城市规划的调整,昔日的露天音乐厅与游泳池被划出公园的范围,随后几经变迁,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如今,这座占地面积曾达39公顷的公园,‍‍‍‍‍‍仅剩下17.69公顷的区域。

  1965年,公园里曾建起了一块“双龙壁”,主体为砖混结构,壁顶为琉璃瓦、壁框粘贴琉璃砖,壁面为双龙琉璃浮雕。1976年,因双龙琉璃浮雕损坏严重,这块影壁被改建为“哪吒闹海”木质浮雕。曾经的大象滑梯以及其他有些古旧的游乐设施,悄悄消失在日影的变化中。

  2015年4月,公园内的游乐区域改造完成并对外开放,摩天轮、过山车、激流勇进以及双层豪华旋转木马……30余种大、中、小活动项目,让这里成为新一代孩子们放飞快乐的乐园。

  但这座公园也有许多东西没有变化。昔时黄瓜沟的水流,依旧在这里静静流淌,或者冻结成冰;传承几十年的花展,依旧不时在这里举办;1964年建成的“海燕桥”依旧稳稳横跨水面。

  望着纵情奔跑、洒下一路欢声笑语的孩子,年迈的老人可能会想起,公园里曾经万人空巷的演出,以及还未长大的林木;年轻的父母可能会想起,公园里曾经带给他们无限快乐的游泳池、大象滑梯;而无忧无虑的孩子们,将用未来的时间,在这座公园、这座城市中,留下属于他们自己的崭新记忆。(作者:郭帅)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