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的西北部,一块醒目的黄蜡石傲然屹立,其上镌刻着六个鲜艳夺目的大红字:“三英雄纪念园”。园内矗立着雕塑《烈焰青春志》,以此缅怀1966年在从化大岭山林场扑火牺牲的刘桂东、梅锦康、严群英三位烈士。他们面对烈焰,挺身而出,为保卫林场献身。雕塑呈火炬状,象征三位英雄精神熠熠生辉,激励后人。雕塑旁,三棵木棉树挺拔而立,为铭记英雄而种,历经近六十年风雨,巍峨壮观,花朵如烈士热血般绚烂。
1966年2月19日,共青团广州市委发表评论文章《学习三英雄的优秀品质》,追授在灭火斗争中英勇牺牲的严群英、梅锦康为“优秀共青团员”,追授刘桂东为“优秀青年”(从化县团委已追认其为共青团员)。文章号召全市团员和青少年学习三位青年不怕牺牲、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以及热爱集体、艰苦奋斗的高贵品质。团市委呼吁全市青年以他们为榜样,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到底。同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三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共青团员严群英与几位女青年如往常一样,为抢抓植树季节争分夺秒。突然,她们发现远处山头浓烟滚滚。“是山火!”她们立即奔回塘仔工区,穿上鞋、带上刀,冲向火场。与此同时,工区的紧急钟声响起,刘桂东等人迅速向场部报告火情。二十多名青年毫不犹豫地带上工具,向起火地疾驰而去。苗圃工作的梅锦康也放下工具,直奔火场。很快,场部干部、职工、附近农民以及县城干部、工人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一场扣人心弦的救火护林战斗就此展开。
严群英等人率先登上山顶,发现塘仔工区的队伍正在山沟对面行进。为了联系对方,严群英毫不犹豫地冲下山坡,涉水过沟,与队伍会合。为了防止火势蔓延,工区队伍决定前往另一山头扑火。
山高坡陡,浮石遍布,但这些困难并未阻挡这群意志坚定的青年。在燃烧的芒草丛边,刘桂东和梅锦康率先冲入火海,砍出一条隔离带。他们用带叶的树枝制成打火棍,不顾满身汗水与草灰,不顾手脚上的道道血痕,奋力扑打火苗。
登上山顶后,二十三人兵分两路:严群英、梅锦康、刘桂东等十二人向上扑火,另一路则向下推进。严群英虽身材矮小,却始终冲锋在前。一次,她险些滑下山坡,幸而抓住山草才化险为夷。面对同伴的担忧,她坚定地说:“怕什么!为了抢救国家财产,就是死了也是光荣的!”最终,他们与另一侧的农民队伍在山顶胜利会师。
天色渐暗,寒风袭来。山脚的火势仍未完全扑灭,严群英等人决定再次下山支援。在山腰险坡上,一棵燃烧的松树威胁着周围山林。严群英刚提议砍倒它,梅锦康便挺身而出:“这里很陡,让我去!”他迅速滑下山腰,砍倒松树并扑灭火苗。然而,天黑路陡,队伍逐渐拉开距离。严群英、梅锦康、刘桂东等人率先冲入火海,不料风向突变,一丈多高的烈焰将他们包围。
尽管众人奋力扑救,严群英仍被烈焰吞噬,从陡坡跌下,英勇牺牲。刘桂东和梅锦康也身受重伤,最后不治而亡。当人们扶起梅锦康时,他第一句话便是:“火救熄了没有?”们脱下衣服盖在他们身上,将他们抬下山。更多的人则奋勇冲向山顶,最终将大火彻底扑灭。
天亮时分,大岭山林场的一百多名广州街道青年、从化县干部、工人和公社社员,经历了一场与山火搏斗的严峻考验。他们忘却了疲劳与饥渴,眼中含泪,悼念英勇牺牲的严群英,牵挂着重伤的战友。凝望着晨风中挺立的青松,人们仿佛再次看到了严群英、梅锦康、刘桂东那无畏的身影。他们的精神,如同青松般屹立不倒,永远铭刻在这片山林之中。
严群英,广州共青团员,出身于南源街街道(现属荔湾区)贫苦工人家庭,1965年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大岭山林场建设。她克服山区艰苦环境,成为林场的模范青年。初到大岭山,她创下一天补种150多棵杉苗的纪录,并通过创新方法提升运木效率。她还积极参与林场事务,主动承担繁重任务,被同伴亲切称为“骡女”。此外,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文化知识,树立“将荒山变绿林”的理想,于1965年底加入共青团,并坚定表示:“我决心在这里干一辈子,让这片土地披上绿装。”
梅锦康,广州共青团员,1965年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大岭山林场建设。年仅16岁的他主动请缨前往条件艰苦的白芒潭苗圃场,管理九亩多杉树苗。面对杉苗的立枯病威胁,他不顾疲劳,徒步60公里购买硫酸铜,及时挽救了杉苗。此外,他带领同伴改善生活条件,德信体育网址乐观面对艰苦环境。在他的管理下,80多万株杉苗茁壮成长,成为全场乃至全县最好的苗圃之一。并多次被评为五好职工和先进生产者。他还积极学习毛主席著作,提升思想觉悟,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争取入团。
刘桂东,广州青年(被追认为共青团员),1964年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参加大岭山林场建设。尽管年纪小、身体瘦弱,但他不畏艰辛,克服了初期的困难,劳动表现突出。他通过阅读《纪念白求恩》和《为人民服务》等著作,深刻认识到造林就是干革命,决心为祖国贡献力量。他积极关心集体和他人,主动帮助同伴洗衣服、修工具,在同伴生病时悉心照料,被大家亲切称为“东儿”。此外,他积极参与民兵训练,苦练射击和战术动作,立志扎根大岭山,为祖国的绿化事业奋斗终身。
为铭记英雄事迹,共青团广州市委决定将三位烈士安葬在他们英勇献身的地方。大岭山林场为三位烈士修建了衣冠冢,并立碑纪念。墓旁栽种了三棵木棉树,将这片山地命名为“三英雄”。
木棉树又称“英雄树”,其鲜红的花朵象征着烈士们用鲜血铸就的忠诚,也象征着他们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如今,英雄花开遍大岭山,成为对三位救火英雄最深切的缅怀与纪念。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