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巴德拉加茲国际艺术雕塑三年展(Bad RagARTz)是瑞士重要的国际性雕塑艺术展览,以展示全球雕塑艺术的前沿创作和多元文化对话为核心。该展览每三年在阿尔卑斯山下的温泉胜地巴德拉加茲(Bad Ragaz)和瓦伦斯(Vaduz)举办,这里山峰耸立,云雾缭绕,葱郁的草坪上雕塑错落摆放,树木环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艺术家。通过雕塑艺术的多元表达,将阿尔卑斯山下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哲思交织成一场情感丰沛的艺术盛宴。展览不仅聚焦雕塑的形式之美,更通过作品与观众、环境、社会的互动,激发深刻的情感共鸣与文化反思。
20多年来,埃丝特(Esther)罗尔夫·霍梅斯特(Rolf Hohmeister)夫妇一直致力于完善Bad RagARTz展览,每三年都会将他们面向未来的艺术项目变为现实。现如今,该展览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露天艺术展览之一,自第一届三年展以来,这项艺术活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业的文化组织,其基金会和霍梅斯特(Hohmeister)家族三代人都致力于此,为组织雕塑展览和推广艺术家做出贡献。
2024年5月第九届雕塑三年展如约而至,本次展览的主题是“当下”,展览希望和观众一起思考当下时刻的本质,提醒人们,如果没有今天,就不会有昨天或明天。本次展览共有来自世界各地19个国家的88位艺术家共约450件雕塑作品参展,德信体育网址策展人罗尔夫·霍梅斯特(Rolf Hohmeister)及其夫人埃丝特(Esther)说道:“人类始终处于艺术的中心。因为艺术,无论是视觉艺术、音乐、诗歌还是文学,都是灵魂的语言。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无法脱离艺术而存在。相反,艺术当然也不能没有人类,它始终是人们思想、批评、希望、恐惧和梦想的产物。巴德拉加茲(Bad RagARTz)的存在不仅关乎于创造和推动艺术的发展,更让艺术走进公众视野,实现艺术的普及与共享。我们的梦想是,每三年就构建一座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迷人城市,成为激发人们灵感的源泉。这里不仅是人与文化邂逅的圣地,更是让每个人沉浸其中,欣赏并享受高品质生活与美学的乐园,让人忘却烦恼,尽享当下。这份快乐对个人而言意义非凡,对社会整体亦同样重要,因为我们对积极未来的憧憬,正是从这样充满活力的现实生活中一点一滴编织而成的。来自世界19个国家的88位艺术家正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
当我们看到和理解作品时,倾听艺术家的声音,这些作品跨越国界,在形式、颜色、声音和文字上自由交流,促成一个多元和谐的画面。就像国际知名木雕家斯蒂芬·施密林(Stephan Schmidlin)的作品总是能让观众喜笑颜开。他的作品充满了爱的讽刺,反映了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本届展览的作品《跳跃之前》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肥胖的沐浴美女的强大魅力,她比我们的头顶高出六米左右,当她即将跳入凉爽的水中时,她似乎既快乐又勇敢。一只有力的木手仿佛把我们抬上了天空,让我们短暂地体验到不受限制的生存自由。虽然斯蒂芬·施密林(Stephan Schmidlin)的雕塑乍一看似乎很好玩,但正是这种巧妙而表面上无害的游戏,将我们引向对人类及其社会的深刻反思:如何处理共同的美与理想、实现自由自在的生活,妥善管理自然资源。斯蒂芬·施密林(Stephan Schmidlin)的雕塑作品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引领我们享受当下的同时,反思自我、世界与社会。
1953年出生的艺术家艾蒂安·克拉亨布尔,他作品的受众格外宽泛。他参展的作品包括《灵魂的震颤》(Bing Bang),《在哪里》(Onde)和《灵魂的状态》(Etats de lâme)。其中《灵魂的震颤》(Bing Bang)由24块可移动的钢板组成的球形,形态的轻盈和金属的质感相呼应。在该作品中,如果你将聚拢的球体释放,它会立刻开始呼吸并发出声音,模拟自然与灵魂的共振,触发观众对“无限与演化”的冥想式体验。在持续的演变中,转化为一种充满节奏与形式的诗意结构。当你一遍遍重复体验这种感受时,会不由自主地被一种冥想和脉动,如舞蹈般的动作所吸引,这种动作仿佛能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动。
在绿色草地上,三抹亮黄色尤其吸引了观者的目光,他们就好像刚刚从巴洛克静物中诞生,躺在那里,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德国艺术家林内·霍彭伯格(lrene Hoppen-berg)所创作的《南方之梦》,柠檬以其丰富的色彩和夸张的体积立即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让人立刻想闻一闻,甚至会热情地咬一口。对南方气候、对阳光、大海、盐和沙子的渴望被唤醒。然而,很快就清楚了,《南方之梦》只是一个梦,因为诱人的柑橘类水果是由塑料制成的。这位艺术家巧妙地运用了静物的伟大艺术史传统和后现代主义的视觉语言效果。她的作品以超现实主义的外观,质疑了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机制。它们唤醒了我们的感官,把我们带到一个南方牛奶和蜂蜜之地的乌托邦,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打开一种精神希望和记忆的空间。
艺术家卡洛·博勒(Carlo Borer)的作品被世界认可。他的作品经常在欧洲和美国展出,也出现在公共空间和著名收藏中。卡洛·博勒(Carlo Borer)的雕塑在有机设计、数学和技术先进的材料化之间开辟了一个独特的张力领域,无论是复杂的构图还是极其精确的实现。这些膨胀的、有时看起来很未来的物体在城市和自然环境中展现了陌生和熟悉的相互作用。构图的数学复杂性、反射表面和清晰的线条使卡洛·博雷尔的作品不仅成为分析空间的互动工具,更成为一个人感知和思维结构的基础。
霍梅斯特(Hohmeister)家族都是热情的艺术收藏家和捐赠者。他们乐于与家人及公众分享这些艺术宝藏,确保每个人都能接触并受益于艺术,为日常生活增添灵感。他们还特别关注儿童和年轻人。为他们组织了许多研讨会,课程和导游的旅行,通过触摸、创作与对话,孩子们在雕塑的形体与故事中感受“美与批判”的双重力量,培育未来的艺术感知力。本届巴德拉加茲(Bad RagARTz)还推出了“青年艺术家实验室”计划,该计划为18至30岁的艺术家提供空间。将选定的雕塑在整个展览期间户外展出。
本次展览还邀请了德籍华人任戎的作品《创世纪》。《创世纪》向观众介绍了人与植物和谐共生的概念,并提到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共同起源。这些生物被融入了植物元素,展现出攀爬、舞蹈与拥抱的姿态,成为了生命的象征。动态变化与不断演进的缩影,也寓意着永恒的蜕变与转化。任戎借鉴了中国民间艺术中历史悠久的剪纸技艺,巧妙地将剪纸的二维立体感转化为三维的雕塑艺术,赋予其新的生命形态。将中国的非遗文化进行广泛传播。中国雕塑家刘若望的作品《皮诺曹先生》(Mr.Pinocchio)以宏大的体量引人注目。
瑞士是首个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欧洲大陆国家,两国在文化领域的合作日益频繁。巴德拉加茲(Bad RagARTz)为中国艺术家提供了与国际艺术机构、策展人等建立合作关系的机会,中国艺术家通过参展,与其他国家的艺术家进行深入的艺术交流,探讨雕塑艺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这种交流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艺术家的国际视野,也有助于推动中西文化的互鉴与融合。中国艺术家的参与不仅展示了中国的艺术成就,也向世界推广了中国文化,将自己的作品和创作理念介绍给世界各地的观众,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自右起:笔者朱林,策展人罗尔夫·霍梅斯特(Rolf Hohmeister)祖孙,梁康民
雕塑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民族和文化的记忆。通过展览,观众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雕塑艺术传统和历史,加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和认识。于普通观众而言,巴德拉加茲(Bad RagARTz)是一个绝佳的艺术教育场所,可以近距离欣赏到高品质的雕塑作品,感受艺术的魅力。
巴德拉加茲国际艺术雕塑三年展的策展人罗尔夫·霍梅斯特(Rolf Hohmeister)先生表述道:“让艺术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这些雕塑在阿尔卑斯山的苍穹下,以情感为纽带,编织出一张跨越国界与时代的共鸣之网。艺术在此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对“当下”存在的深情凝视。因为艺术,始终是梦想能够创造奇迹的领域!